实验背景
本实验是一个综合性、设计性体育类实验,它的主要实验环节是有氧运动处方的制定,由此衍生出人体能量代谢测定、运动时心电图监控等多个环节。
1.有氧运动处方制定
有氧运动处方是对体育锻炼者或病人,根据医学检查资料(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),按其健康水平、体力强弱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,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,用处方的形式规定有氧运动的种类、时间和频率,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。本实验采用有氧运动处方制定的一般原理,而将运动限制为城市路径的走、跑运动,使其更有针对性。
有氧运动处方制定的要点和难点在于:
1)运动能力测试。要依据具体的条件选用合适的方法;
2)需要考虑年龄、性别、体能、健康状态的差异;
3)在运动处方制定和实施过程中,首先需要有一个观察期,使参加者适应所推荐的运动,同时观察参加者的生理反应。然后根据观察结果对运动处方进行修改和调整,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运动处方暂时固定下来;
4)运动处方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需要根据参加者的反应进行调整,特别是实施了较长一段时间后,参加者的有氧运动能力得以较大提高,这时要对运动处方进行较大的调整甚至重新设计;
5)运动强度的制定是运动处方的难点,需要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相应的方法。在本实验中,对上述要点和难点都有所考虑,例如,对于健康的和病弱的健身者,制定健身强度的方法原理是不一样的。
2.有氧运动能力测定
有氧运动能力是指机体进行以有氧代谢为主要能量来源的运动能力。国际上普遍采用最大摄氧量(VO2max)和METs作为判定的指标,主要采用呼吸气分析的方法测定。VO2max是机体在运动时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,是综合反应心肺功能状态和体力活动能力的最佳生理指标。VO2max可以通过极量运动试验直接测定,也可以通过亚极量负荷间接测定。在本实验中,心肺疾病患者和运动能力较弱者不能完成极量测试或亚极量测试,则可以测定其运动终点时的摄氧量,称为峰值摄氧量,以作为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。
有氧运动能力测试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终止指征,包括心绞痛、部分心电图异常、血压异常等等。在本实验中,如果虚拟受试者出现终止指征,学生需要果断地进行处理。